中国传统文化,正在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重要精神价值来源,成为品牌引领创新的重要方向。
以PEST模型来分析传统文化营销的兴起背景,可以发现政治因素(P),与政府政策以及文化审视的变革有关;经济因素(E),与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对于个性与品味的要求逐渐提高有关;社会因素(S),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注重品牌文化、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表述有关,传统文化特色品牌的出现更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;技术因素(T),与数字化营销、社交媒体、智能化技术有关,已经成为传统文化营销的重要推动,如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,传统文化特色品牌能够与目标消费者进行更加个性化的互动,更好的留住目标用户。
从2018年至今,传统文化营销(包含国潮营销),经历了国潮兴起、国潮IP化、非遗文化三个阶段。其中,国潮兴起阶段,标志性事件有李宁品牌换新,第一次登上了巴黎时装周,天猫也发起了“国潮”行动。而在国潮IP化方面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《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首次引入国潮文创IP概念,使得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潮IP涌现。至于非遗文化,抖音电商在世界非遗日来临之际,利用平台的原生力策划并推出“遇见新国潮——非遗购物节”,将更多的非遗文化带入了大众视野。
以上是有关传统文化消费者认知与营销的相关知识,想从事相关内容的企业应该重点把握,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入局,把握发展时机。
行业报告下载